请横屏观看视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至朋友圈。
首页|朝花夕拾|我与门墩|齐白石故居 姜先生

齐白石故居 姜先生

首页|朝花夕拾|我与门墩|齐白石故居 姜先生
返回列表

齐白石故居 姜先生

访谈时间:2018年10月24日 访谈地点:雨儿胡同(齐白石故居) 访谈人员:德吉拉姆、仁庆卓玛
齐白石故居 姜先生.mp3

姜先生:“门墩上雕着花纹,如果花纹是植物的话说明主人就是文官,如果上面雕着怪兽的一些图,比如说饕餮、貔貅之类的,那些都是武官的。还有武官和文官的最大区别,就是门口鼓上面的东西,如果上面有东西的话文官,没有东西的话是武官。你看对面那个石头,那是武官的宅子,这些都是官宅。”

小组成员:“这个是齐白石故居一直都有的吗?”


受访者:“这是文官的宅子,以前清朝的时候是内务府总管的大宅子,内务府属于文职,门口放的是文职的这个标记。然后是对面是武官的,新中国建立的时候,是一位开国元勋的。这种朦胧关系还在保持着。 这个胡同走到头前面有个牌坊,牌坊下面有31号院和33号院,这两个宅子以前是罗荣桓元帅和粟裕大将住的,都是新中国的时候,国家收购分配给他们的房子,包括齐白石故居也是。当时由文宣部,以前叫文宣部,现在叫文化部,由文化部投资收购,总理特批的情况下,齐白石才在这边住的。官宅四合院和民宅四合院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雕梁画栋。民宅四合院是没有的,因为他们用不起。这些东西都是有规格的,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比较森严。民宅四合院一是因为穷,用不起,二是因为朝廷不允许,当时等级分的比较严,等于是以前整个南河这片全都是一些非富即贵的住着,近代史的一些大师,包括新中国建立时候的开国元勋都在这里。因为这边离皇宫近,在古代他们上班也方便,在现代他们上班也方便,以前都是他们住的。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些,官员现在用。”


小组成员:“您觉得北京这个门墩儿或者这个石鼓对您来说,它代表着什么呢?”


受访者:“身份、等级。到现在也是,你看现在有的一些普通人家和有钱人家,其实是分别的,这个思想从古到今一直都没有剔除过。为什么有钱人住别墅,没钱人就住砖瓦房呢?其实身份等级观念还是存在的。虽然说门前没有放东西来标明了,但是其实在心里面还是有东西在标明。这在以前的话算是制度、规矩,现在也有,但是这个制度和规矩虽然明面上不会放东西去表示,但是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面还是存在的。这个是门槛,知道什么是门槛吗?”


小组成员:“像那种凸起来的吗?”


受访者:“就红色的那截木头,那在古代叫门槛。门槛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门槛就是你的身份等级越高,那个门槛就会越高,意思就是说你和我不一样,平民老百姓就进不来我们家,因为这个门槛你就迈不过去了。只有在身份等级和你一样的人来你家的时候,这个门槛才会抽掉,这个是可以拆掉的。客人来了会抽掉,还得是等级比较高的。如果说来的等级比较低的话,这个门槛是不会抽掉的。还有,在古代如果说去家里去拜访谁的话,是先先由家里的下人、管家之类的去递拜贴,递完拜贴之后人家通知什么时候接见你,你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