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门墩的制作工艺也日渐精美。
制作门墩,首先,是形状与图案的设计。按照中国传统的制度,门墩的形状因门墩主人的官位级别、社会地位及生活贫富等而有所不同,如文官宅第的箱形门墩、武官宅第的抱鼓门墩等等。而门枕与门鼓(门墩大多数是由门枕石和门鼓石组成)上面的图案,是根据整个房宅的设计、门墩主人身份等级以及发自内心的美好心愿和期盼等而设计的,如皇家宫殿中使用的门墩雕刻的花纹的手法要比民间使用的门墩更为细腻,门墩上雕刻莲花寓意官居高职也要正直清廉,雕刻松鼠和葡萄寓意多子多福等。
其次,是门墩的雕刻。门墩雕刻的首要任务是选好材质(石料),因为石料的选取受等级制度的限制,所以现今遗存在北京胡同里房宅门墩所用的石料多为青白石,少数为青砂石,而在宫殿建筑中,汉白玉质地的则多见。而门墩的雕刻是顽石在工匠的精雕细琢之后,成为富有生气的艺术品的过程。现今传统手工雕刻技能的石匠“濒临灭绝”,取而代之的是用机器完成雕刻。机器的雕刻精、准、快,但比起传统雕刻技术还是差了点什么——“人情味”?因此,手工雕刻的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是门墩的摆放。门墩是院落大门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构建。古人设计院门位置时非常讲究风水。北京的四合院建造在东西走向的胡同北侧和南侧,院门开设的位置有所不同。胡同北侧四合院为正四合院,院门面南临街,门开在南墙东边,这在八卦中是“巽”位,在风水上是吉祥的位置也是柔风、润风吹进的位置;胡同南侧的四合院如果南面不临街,开不了院门,则在北房西边开门。因此,门墩的摆放与传统的风水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门墩的制作初衷不仅是建筑的需要,更是人们精神上的需要。当门墩的主人人生遭遇挫折、陷入迷惘、颓废不堪时,看到门墩和它上面的图案也许就能想起当时美好的心愿和期盼又或者是生活的初衷,为此重新努力,走出困境;当几百年后的子孙后代看到自家门墩会不会猜到祖先的期望?并为此努力?当今社会人们注重“精神财富”,而作为固定和装饰大门的门墩,好像有着不亚于祖训的 “传承”(“记忆”),因而人们出点对自己而言微不足道的力量保护它,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