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人们发现了一组远古岩画,上面绘有人类滑雪的姿态,据考察,岩画距今有一万多年,证实中国的阿勒泰是人类滑雪的起源地。存留至今的典籍中不乏零散的关于冰上运动的记载,如官修正史《隋书》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滑雪的记载较为详细,北室韦族(古代东北民族)人“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对于“骑木而行”,元代人形象地解释说,“木马形如弹弓,长四尺,阔五寸,一左一右,系于两足,激而行之雪中冰上,可以及奔马”,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猎人两足之上系着“木马”,快速行驶在冰雪上的情形。可以说,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的东北、西北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早掌握滑雪及滑冰技术的民族,如鄂伦春人、赫哲人、哈萨克人等。
但在清朝以前,现存文献史料中并未出现关于冰上运动的连续性记载,从史书的记述来看,规模化、制度化并且具有持续性的冰上竞技活动的记录仅发生在清代,即为冰嬉大典。清(1644-1911),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前身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女真贵族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史称后金)政权。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始定国号大清。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清朝在十八世纪中叶达到鼎盛时期。宣统三年(1911)清王朝在辛亥革命中被推翻,从此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清朝从入关算起,历十帝,268年。
清王朝的缔造者满族,也是擅长冰上运动的民族。入关以前满族常年生活的东北地区,有着丰厚的冰雪文化资源。满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清朝的历史条件,以及北京城独特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资源,赋予中国古老的冰上运动以焕发的生命力,从而,在清朝这一历史时期,诞生了冰嬉大典。
梳理冰上运动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冰嬉的历史,穿越时空隧道,从远古走到现在。冰嬉的文化筋脉,植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得天独厚的天然冰雪的地理环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关外满族以及北方民族特有的冰上运动习俗,在清代的都城北京汇聚交融,共同构成了冰嬉大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