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嬉掌故

冰上天子——乾隆帝 返回

冰嬉作为规模宏大的军事典礼,为何至乾隆朝才设为制度?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把视角首先放在乾隆帝个人的喜好上。清代帝王之中,最喜爱冰上运动的皇帝当属乾隆帝,喜雪玩冰几乎贯穿他的一生。早在乾隆帝还是储君时代,冬日活动中最享受的就是坐冰床在太液池飞渡,尽享冰上乐趣。弘历即位前写作的《腊日坐冰床渡太液池志异》就反映了年轻的皇子腊八节坐冰床在太液池上饱览的美景,诗中写道:

破腊风光日日新,曲池凝玉浄无尘。

不知待渡霜花冷,暖坐冰床过玉津。

太液人行步玉花,金鳌遥望锁烟霞。

胜游不数琼华岛,爱听寒林噪暮鸦。

冰床,是乾隆帝冬日园居生活的交通工具。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穿戴档》记述皇帝的衣着,也反映皇帝的日常行为。乾隆二十一年的穿戴档,大量记述了乾隆帝在圆明园内乘坐冰床的活动。

正月初八日,乾隆帝驾幸圆明园。乘轿进出入贤良门,先至奉三无私殿磕头,再乘拖床先后至慈云普护、清净地、安佑宫、佛楼拜佛,乘暖轿至舍卫城拜佛,再至长春仙馆请皇太后安。至九洲清晏数珠,从后码头乘坐拖床至同乐园进晚膳,再至秀清村少坐,由如意馆回九洲清晏。

正月十三日祭祀祈谷坛,乾隆帝吃过早饭后驾幸圆明园。至长春仙馆给皇太后请安后,乘轿至九洲清晏,数珠下来,从码头乘坐拖床至同乐园,进晚膳后乘坐拖床至双鹤斋等处游行,然后至同乐园看舞灯,再回九洲清晏少坐,乘拖床至山高水长。乾隆帝率领王公大臣等看掼跤、放花炮、盒子毕。乘四人亮轿至十字亭,由两对花手把灯导引,再乘拖床至同乐园码头,由两对宫灯导引游行,回至九洲清晏。

正月十四日起栓五谷丰登荷包三天。乾隆帝从后码头乘坐拖床至同乐园码头,乘四人暖轿游行,接皇太后至同乐园进早膳、晚膳。后乘拖床至九洲清晏。从后码头乘坐拖床至十字亭,步行至山高水长,率王公大臣看掼跤、放花炮、盒子、舞灯。再乘拖床先至同乐园码头,步行至九洲清晏。

正月十五日正大光明喫桌子,从后码头乘拖床至安佑宫磕头。乘轿至佛楼拜佛。至同乐园乘轿游行。接皇太后至同乐园进早膳。乘拖床至长春园等处拜佛,乘轿至圆光门,至正大光明喫桌子,乘轿至生秋亭码头,乘坐拖床至同乐园。至未时乘坐拖床至九洲清晏,率内庭入晏,供圆宵。少坐,乘坐拖床至十字亭码头,乘轿至山高水长,率蒙古王子、台吉等看掼跤、放花炮、盒子、烟火舞灯毕,仍乘轿至十字亭,乘拖床至九洲清晏,供圆宵,再乘坐拖床至同乐园码头,步行至永日堂、舍卫城拜佛。至同乐园看过灯会,至码头乘拖床回九洲清晏。

这些史料生动地反映出乾隆帝很享受冬日里的冰上生活,并以之为乐趣。而促使冰嬉,这一大型军事典礼活动的出现的历史因素,除了皇帝个人的爱好之外,经济因素也非常关键。乾隆时期,正值清王朝政治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为冰嬉的制度化创造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严格地说是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到嘉庆四年(1799),也就是说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末这一个世纪又十几年的时间。它是清代268年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而在其中,时间最长的当然是乾隆朝。经历了清初社会大动荡之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奠基发展,到乾隆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最终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确立了中国的神圣版图。乾隆帝统治时代,对皇权造成严重威胁的种种政治势力,如母后、外戚、宦官、朋党、权臣、强藩等,被削弱到最低程度,丝毫不可能威胁或牵制皇权。乾隆的帝位,有磐石之固。政治清明,八方无警,国泰民安,用乾隆帝自己的话来说,“国家继绪百年,累洽重煕,至于今日,可谓承平无事”。故此,举办大型的军事典礼,在乾隆朝有坚实的财政基础做支撑。也正因如此,清代史料中保存了乾隆一朝举办冰嬉的清晰记录。

起居注,是记录皇帝言行动止及军国大事的重要文献;实录,则是由继嗣之新君,敕史臣为前一皇帝所修的编年体史书,按年月顺序记录皇帝的言行动止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状况和措施。乾隆一朝,有较为完整的起居注和实录传世,两部史籍记载了乾隆帝冬季阅视冰嬉的大量记录,从而还原出冰上天子——乾隆帝的冬日活动。

从乾隆七年开始举办冰嬉,一直到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冰嬉几乎每年都举办。例外的情况仅出现在:乾隆八年(1743),因皇帝东巡谒陵,冰嬉未举行;乾隆十三年(1748)富察皇后崩,冰嬉未举行;嘉庆三年(1798),因天气太冷,太上皇政务繁忙,冰嬉未举行;嘉庆四年(1799)乾隆帝驾崩,冰嬉未举行。在乾隆一朝,冰嬉不仅被确立为制度,而且逐渐稳定,并达到一定的规模,举办冰嬉的天数也由最初的三天,达到十天。

可以说,乾隆帝推动了清代冰嬉的制度化,赋予其军事典礼的性质,并着力宣传,影响后世。作为冰上天子的乾隆帝,既享受到了冰上运动的乐趣,也促成了冰嬉大典的持续举行,功不可没。

冰上天子——乾隆帝
冰上天子——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