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嬉掌故

慈禧太后与冰嬉 返回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她是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政的女性。慈禧太后,是否像崇庆皇太后、恭慈皇太后那样,阅视过冰嬉大典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光绪帝拟仿乾隆奉皇太后阅“冰嬉”的惯例,谕派侍卫内大臣、礼亲王世铎、庆亲王奕勖选拔宗室八旗子弟滑冰熟练者,不论官阶大小一律受训。并指定什刹海作为滑冰教场。到农历腊月初八,光绪帝奉慈禧太后到碧照楼阅“冰嬉”。表演者中有汉军旗张氏兄弟二人合演花样滑冰,艺出群伦,令慈禧太后大悦。立即降旨:所有应差人员每人赏给荷包一对。包内有金、银锞二锭,单演样者每人加赏尺头二件。得到奖赏的表演者们更是精神抖擞、热情高涨、尽情挥洒。那天的“冰嬉”大典从早7点开始到中午1 1点才结束。

查光绪朝官方史料,并无“冰嬉”的说法,仅在冬日有到西苑观看“玩意”的记录。从清代的整体状况以及冰嬉大典的运行轨迹来看,自道光朝,已经不再是例行的制度,制度化的冰嬉大典已告终结。当然,并不能由此排除此后三海再无冰上活动的情况,只是,不能称为冰嬉大典而已。这大概是光绪朝史料以“玩意”称之的原因。既然不再是制度化的典礼,慈禧太后也就无从观看了。但是,在三海观看冰上的表演,还是有很大可能的。据国家花样滑冰教练田继陈回忆,他在学习滑冰过程中,曾在漪澜堂得到为慈禧太后做过“冰嬉”表演的吴桐莹老先生的指点。但此“冰嬉”已非大典。

史料还告诉我们,慈禧太后时期的冰上表演拓展到了颐和园的昆明湖。 寿森,字幼卿,号逸庵,别号竹西散人。满族。生于一八八二年。清末历官礼部东陵员外郎、步军统领衙门员外郎。辛亥革命以后未出仕,一九五一年病逝。他工书画,能诗词,著有《竹西语业》、《庚辰集》、《蕉窗杂识》、《望江南词》等,俱未付梓。寿森在任步军统领衙门员外郎期间,经常奉令带领步军守卫宫禁,习闻宫廷中故事,晚年追忆见闻,写下百首宫词,并自加笺注。举凡宫廷中召对仪节,门禁制度、祭祀典礼、游宴观赏,均有涉及,叙述琐屑有致。其中一首写道:

前朝忆,西海阅冰嬉。万字回环旗五色,成行结队去如飞,天下太平时。

据寿森自注:旧有冰鞋处,久经裁撤。光绪中叶,慈禧太后命神机营选万字队旗兵练习冰鞋技艺。阅看时,预在冰上用白灰缕洒写出万字不断纹及“天下太平”等字,至时持五色旗鱼贯行去,字画显然。太后时在万寿山排云殿俯瞰,又胜于西海也。

西海指西苑太液池,从寿森的记载来看,慈禧太后当政时代,太液池冰嬉已经成为前朝的历史记忆,为了维持太平盛世的自我感觉,光绪时期曾经在颐和园昆明湖的冰面上排练冰嬉,慈禧太后在万寿山排云殿观看,自认为排场胜过太液池的冰嬉大典。

总之,部分史料亦显示慈禧太后时期也有冰嬉之说。但从官方史料的记述来看,鸦片战争之后,陈演冰嬉的制度已经废止,规模性的冰嬉大典再未举行。慈禧太后所阅冰嬉,只能说是宫廷之中冰上娱乐行为的延续,乾嘉道时代军事典礼性质的冰嬉已不复存在。

故宫藏慈禧照片
故宫藏慈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