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例如:
功在睢阳,昔尚咬牙思啖贼;
荫垂蠡水,今犹挽手欲回澜。
这副对联,题于江西吉安文天祥祠。“功在睢阳”,谓功可同张睢阳相比。张睢阳,即张巡,唐开元进士。安史之乱中,由河南雍丘移守睢阳,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仍坚持数月不屈。城破被俘,骂贼而死。文天祥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在江西被元兵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抗元。次年于五坡岭(今海丰北)被俘。旋解至大都(今北京),囚兵马司四年,守节不屈,一二八三年被杀。这里将文天祥与张巡并提,就起到了突出文天祥的作用。
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例如: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羞尚范家船。
这副对联,题于浙江上虞虞姬庙。“高后”,即汉高祖刘邦之妻吕后。此人曾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刘邦死,辅惠帝。惠帝死,临朝称制,大封诸吕为王。前后掌政凡十六年。“虞姬”,项羽姬妾,常随羽出征。《史记·项羽本纪》言羽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而慷慨作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又《彤管录》云:“项王悲歌,美人(虞姬)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罢自刎。”上联谓吕后地位远在虞姬之上,但虞姬至今尚有庙祀而吕后却无,吕后何曾及得虞姬!这也是用吕后反衬虞姬的。
有的对联,事物之间的参照不很明显,但手法仍是衬托。清戏剧家李渔题于庐山的一副就是如此: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这副对联并未直接讲庐山的高,也没有表现高的事物作参照,但起祥云、带仙气、无俗障、生禅心这些特征,却完全把庐山的高衬托出来了。
例:
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纶扉名副实讵惟目仿崇文(故宫 乾清宫)
天惟纯佑命俾尔戬縠百禄是荷;民其勅懋和绥以多福万寿无疆(故宫 坤宁宫)
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故宫 养心殿)
九有庆光华日月所照;三无昭怙冒天地同流(故宫 体和殿)
月傍九霄众星齐北拱;山呼万岁爽霭自西来(故宫 长春宫)
综合
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
阳是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假善真恶到此地难讨便宜()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神鬼无私论理终须信命;圣贤有训教人端在知生()
长空有月明两岸;秋水无波行一舟()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
北海
灵鹫风香传妙偈,澄潭月皎印真如()
当年山海娱冠冕,今日樽罍乐歌蒸()
月写个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烟景入疏帘图书带润,波光萦曲岸水木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