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组,指把一些本来没有逻辑联系的事物名称,按对联的规则连接起来,表示一定的意思。串组共有两类。
一类是事物名称之间不加其他词语,彼此直接连接。例如:
帝女合欢,水仙含笑;
牵牛迎辇,翠雀凌霄。
这副对联乃许宾衢某年七夕于广州所撰,“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都是花名,是八个花名分别直接连接起来的。“合欢”、“含笑”、“迎辇”、“凌霄”作动词用。
再如: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这副对联乃成都一进步人士题于抗战胜利之时。上联由三个国名直接连接而成,“捷克”作战胜解;下联由三个城市名直接连接而成,“重庆”作重新庆祝解,“成都”作成为首都解。全联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又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作了辛辣的讽刺。
这类串组有两个特点:一、它只是零散名称而不是完整句子的结合,这就可以同“集句”区分开来。二、它单独成联而不是只作联中的一部分,这又可以同“列品”区分开来。
另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是在事物间的适当位置上加进个别或少数词语进行连接。例如:
金线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
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这副对联,由长沙一些比较古老的地名和街道名连接而成。上联的“金线(街)”、“灯笼(街)”、“老照(壁)”、“四方(塘)”、“八角(亭)”之间,仅加进一“吊”字。下联的“玉带(街)”、“如意(街)”、“连升(街)”、“一步(两搭桥)”、“三台(风凰台、定王台、百善台)”之间,仅加进一“缠”字。再如: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这副对联由一些中药材名连接而成。上联的“白头翁”、“大戟”、“海马”、“木贼”、“草寇”、“百合”、“旋复”、“将军”、“国老”之间,加进了“持”、“跨”、“与”、“战”、“回朝”、“不愧”等几个词语;下联的“红娘子”、“金簪”、“银花”、“牡丹”、“芍药”、“五倍”、“从容(即苁蓉)”、“云母”、“天仙”之间,加进了“插”、“戴”、“比”、“胜”、“出阁”、“宛若”等几个词语。
这类串组的特点是:连接的名称,须多于乃至大大多于加进的其他词语。否则就不是串组而只是“嵌名”了。
串组所成的对联,自然也必须表达一定的意思。象前面第一副,上联讲织女结婚了,水仙们都很高兴;下联讲牵牛去迎接花轿,翠雀在空中飞舞。两联合起来,就展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迎亲场面。这样的表达就很好。其余几副的表达也不错。如果词语连接起来不表达一定的意思,那就完全没有意义,成为对联也谈不上了。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