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亭宴集诗序

纳兰性德

墙依绣堞,云影周遭;门俯银塘,烟波滉漾。蛟潭雾尽,晴分太液池光;鹤渚秋清,翠写景山峰色。云兴霞蔚,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凫栖,秔稻动香风冉冉。

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19—16857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爱新觉罗·胤礽)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纳兰性德

来源

[1] 纳兰性德[EB/OL].[2022-08-25].https://baike.baidu.com/item/纳兰性德/143602?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reference-[20]-3507-wrap.

[2] 郎俊山.避暑山庄大辞典[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2:434.

内容介绍此诗描绘了渌水亭的幽美风光。渌水亭乃清词人纳兰性德与朋友们的雅聚之所,纳兰性德一生所交,多为汉族文人,如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无形中为康熙一朝的清政府笼络住一批汉族知识分子。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遂名其别业为渌水亭。无论目前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

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己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并把自己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地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

今人仿造的渌水亭

今人仿造的渌水亭

来源:渌水亭[EB/OL].[2022-08-25].https://baike.baidu.com/item/渌水亭/903446?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