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运河遗产 http://www.chinagrandcanal.com/default.php寺庙信息网https://xlhc.net/4483.html

燃灯佛舍利塔是北京通州的标志物,其历史可追溯到北周时期。它位于京城五河(即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交汇的水口位置,与通州漕运有着密切关系,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在通州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燃灯塔全名为燃灯佛舍利宝塔,俗称通州塔,因燃灯古佛而得名。燃灯佛是万佛之祖,也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师。据《通州县志》记载,燃灯塔始建于北周太平二年(55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燃灯塔在北周末期创建(577-581年),在唐代贞观七年(633)复建,在辽代重熙年间(1032–1054)重建。元代大德七年(1303)、至正七年(1347)、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清代康熙九年(1670)都曾进行过维修。康熙十八年(1679)地震被震倒后,只剩塔座,从三十年(1691)起,由僧人照感四处募捐,进行重建,每年建成一层。三十五年(1696),知州吴存礼以为太慢,就带头捐钱,倡议公捐,加速修建,终于在三十七年(1698)再建成功。197671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剧烈地震,此塔受到波及,塔身左右30度大晃,但没有倾圮,只是把塔顶莲花座的砖抖落很多,塔身也略有酥裂,岌岌可危。19859月至198711月,北京市文物局和通县人民政府筹资29万元,进行抢救性修缮,重建塔顶,补配铜铃,恢复塔基,再现了燃灯塔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