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分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根据本专栏其他几篇文章对楹联特征和价值的介绍,楹联的分类标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由文学性,根据长度、艺术技巧、内容(主题)等分类;
(2)由实物性和实用性,根据材质、实际用途等分类。
(3)由实地性和环境性,根据地理位置、人文意蕴等分类。
事实上,每一种特征皆可成为分类的标准,但惟有合理地进行标准的选取,才能充分地展现楹联的独特价值。例如,单一的长度、材质、地理位置所蕴含的信息过于单一,内容、主题、人文意蕴往往过于宽泛而难以归类,真正“有法可依”的实际上是艺术技巧和实际用途。而艺术技巧我们将在另一专栏中介绍,所以本节以用途为分类标准来介绍楹联的种类。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本文所论述的“用途”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不包括仅仅存在于文本中的、文学性的对联。
参考文献: 谷向阳《中国对联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余德泉《对联纵横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