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首页 > 视听嗅觉 >梵音

梵音

 1. 梵呗。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讚则号为梵音。”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明 何景明 《再至寺》诗:“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捐姬》:“听松风梵音,偶来萧寺,看他疏写千张纸。”   

2. 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 《法苑珠林》卷四九:“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徧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三藏法数》卷三二:“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3. 犹梵语。亦泛指 印度 的语言。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夫 毗沙门,梵音, 唐 言多闻也。”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更堪诵入陀罗尼, 唐 音梵音相杂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韵》:“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 


京城例联
于万斯年香林沾法雨;大千世界福地涌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