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在紫禁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紫禁城中相对独立、对称的建筑群落之一。它处于外朝西路,在太和殿西侧的熙和门之西,与太和殿东侧的文华殿构成左辅右弼之势。

武英殿为前后两重,由武英门、武英殿、敬思殿、凝道殿、焕章殿、恒寿斋、浴德堂及左右廊房六十三楹组成。

康熙十九年(1680)在武英殿成立修书处,成为负责内府典籍刊刻、装潢的最主要机构。习惯上,在武英殿刊印的内府书籍通常被称为“殿本”,据统计有清一代武英殿刊印殿本的总数达600余种,其中包括殿本《二十四史》《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量内府典籍。

 
 
 
这里

武英殿作为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出版机构,以皇家雄厚的财力为后盾,不惜工本,其刊刻的殿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装潢水准、所用纸墨的质量、校勘精细程度、写刻水平各个方面都非一般坊刻、私刻可比。其刻书、装潢活动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在雕版技艺、版画镌刻、版片保护、活字印刷、套印技术运用、装帧工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是为“民间刻书的风向标”。武英殿所刻之书追求极致,殿本装帧设计新颖,装潢华丽,作为皇家陈设和皇帝赏玩的艺术品存留于世。这些精美的书籍是中国历代内府刻书工艺的集大成者,而大量殿本的刊刻和流通对推动文化传播和保存文化典籍功不可没。

武英殿作为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出版机构,以皇家雄厚的财力为后盾,不惜工本,其刊刻的殿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装潢水准、所用纸墨的质量、校勘精细程度、写刻水平各个方面都非一般坊刻、私刻可比。其刻书、装潢活动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在雕版技艺、版画镌刻、版片保护、活字印刷、套印技术运用、装帧工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是为“民间刻书的风向标”。武英殿所刻之书追求极致,殿本装帧设计新颖,装潢华丽,作为皇家陈设和皇帝赏玩的艺术品存留于世。这些精美的书籍是中国历代内府刻书工艺的集大成者,而大量殿本的刊刻和流通对推动文化传播和保存文化典籍功不可没。

明代
清代
民国
今日

辛亥革命后,武英殿收归民国政府所有。1913年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呈明大总统袁世凯,拟将沈阳故宫、热河避暑山庄行宫两处所藏各种文物集中到北京故宫,筹办古物陈列所。1913年12月29日,内务部正式下令筹办古物陈列所,以外朝西侧武英殿作为古物陈列所的筹备处。在朱启钤主持下,重修过廊,凿墙开窗,在武英殿及后殿敬思殿之间修建过廊,两殿相连成“工”字形布局。为了适应展览采光的需要,原来的木窗被全部换成了玻璃窗。同一年,武英殿里安装了紫禁城内的第一部电话,不久又安装了自来水系统以改善消防条件。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在武英殿正式成立,沉寂多时的武英殿再次热闹起来。10月10日,设在武英殿的古物陈列所正式对外开放,五百年的皇宫禁地第一次向公众打开了厚重的大门。1914年10月,沈阳、热河两地文物陆续到京,共计运京文物1949箱,11770余件,暂时存放在武英殿,后移交至宝蕴楼贮存。

  • 明代武英殿
  • 清代武英殿
  • 民国武英殿
  • 今日武英殿

武英殿建于“工字形”台基之上,武英门前有御河环绕,上跨石桥三座,护以石栏。对于武英殿的建筑布局,《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十三记载:“武英殿五楹,殿前丹墀,东西陛九级,乾隆四十年御题门额曰武英。东配殿曰凝道,西曰焕章。后殿曰敬思,东北为恒寿斋,今为缮校四库全书诸臣直房。西北为浴德殿,即旧所称修书处也,浴堂在其后,西为井亭。”。武英殿为前后两重,由武英门、武英殿、敬思殿、凝道殿、焕章殿、恒寿斋、浴德堂及左右廊房六十三楹组成。乾隆朝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为我们查考当时武英殿的建筑格局和式样特征提供了直观的图像参考。

殿堂

武英殿之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有乾隆帝御笔题匾“敬思”。和正殿一样,皆为收藏内府刻本,贮存板片之所,即《国朝宫史》所称:“殿前后两重,皆贮书籍。”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四载:“武英殿书籍其存而不发卖者,向贮于殿之后敬思殿。甲戌夏清查,将完好者移贮前殿,其残缺者变价,符呪等书悉付之丙,于是敬思殿空为贮板片之所。”民国初年曾迁热河避暑山庄古物于此陈列,将武英、敬思二殿通而为一。

康熙十九年(1680)十一月清廷在武英殿正式设立了修书处,成为专门负责刊刻内府书籍的皇家出版机构,时人称之为“武英书局”。武英殿下属有四个常设作坊(刻字作、刷印作、折配作、做书作),两个特设的铜、木活字印刷馆(铜字馆、聚珍馆)。武英殿还设有档案房、钱粮房、办事值房、值宿房、材料房、通行书籍售卖处,以及乾隆二十八年(1763)增设的督催房、查核房等行政办事机构。档案房负责记录谕旨、编造奏销档册;钱粮房负责采办物料,发放物料、工价、饭银等;办事值房负责收发书籍、办理文稿等;督催房、查核房则负责有关刷印装潢事项的督催,对各项开支的查核、奏销;值宿房负责宿卫、夜间值班等;乾隆九年(1744)设立通行书籍售卖处,负责发卖通行书籍。武英殿下属各个机构分工合作,彼此配合,具体负责殿本书籍的雕版制作、刊印和装潢事宜。

刻字作

刷印作

折配作

做书作

铜字馆

聚珍馆

刻字作

刷印作

折配作

做书作

铜字馆

聚珍馆

刻字作

聚珍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特设。位于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专门负责摆印木活字聚珍版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帝命儒臣校辑《永乐大典》中的散简零篇和天下秘籍,汇为《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十月,武英殿总裁金简奏请以枣木活字套板刷书,既省又快。乾隆帝因“活字”不雅而赐名“聚珍”。嘉庆中期后,聚珍馆摆印书籍的工作逐渐减少,实际上成为了存贮木活字的场所。直至清末,聚珍馆仍设供事、收掌等官员、匠役在此听差,每年拨有专款备用 。

 
 
 
这里

武英殿承担皇家刻书职能达200余年,其严密的组织架构、职官设置、人员匠役管理,保证了殿本出版的进度和质量。据目前统计清代武英殿刊刻的书籍达六七百种之多,刊刻书籍的范围编及经、史、子、集四部,取得了辉煌成就。武英殿刻书活动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在雕版技艺、版画镌刻、版片保护、活字印刷、套印技术、装帧工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是“民间刻书的风向标”。

武英殿承担皇家刻书职能达200余年,其严密的组织架构、职官设置、人员匠役管理,保证了殿本出版的进度和质量。据目前统计清代武英殿刊刻的书籍达六七百种之多,刊刻书籍的范围编及经、史、子、集四部,取得了辉煌成就。武英殿刻书活动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从武英殿刻书发展阶段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刻书的高峰时期,嘉道以后出现衰落,晚清时期,武英殿刻书面临着石印技术的冲击,特别是同治、光绪年间两次火灾,极大的削弱了武英殿刊刻能力,同文馆和总理衙门印书处逐渐替代了武英殿。光绪三十年(1804)清廷成立修订法律馆,其后占用武英殿部分殿堂作为办公场所。

活字印刷术在清代有长足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康熙朝武英殿的铜活字印书和乾隆朝武英殿的木活字印书,凡是论及中国印刷史或者古籍版本学的著作,几乎都会提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和木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实际上,这两项活字印刷的标志性成果都是由武英殿完成的。武英殿负责活字印刷的下属机构分别是康熙朝特设的铜字馆和乾隆朝特设的聚珍馆。

康熙五十五年(1716),为了印刷万卷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帝应陈梦雷的请求在武英殿设立铜字馆,制作了大小铜活字数量总计达100余万个。这批铜活字除了用于刊印《古今图书集成》外,还陆续刊印了《律吕正义》《数理精蕴》等书。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谕旨将有字铜子100万余个全部熔化。除此之外,仍有大小无字铜子18万个用以铸造铜炉、铜狮等陈设。无字铜子的存在揭示了清代内府铜活字的制作工序采用先铸造成无字铜子,再从无字铜子上镌刻成字,和朝鲜铜活字一次性铸造的工艺有所不同。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中国铜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典籍,对传统学术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由武英殿排印完成后即陈设各处宫殿、行宫,赏赐亲王、大臣,献书给清廷较多的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马裕四家也各自受赐得到一部,传为佳话。鉴于铜版《古今图书集成》之珍贵和流传日稀,晚清民国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先后有三次大规模的再版,分别形成了美查本、同文本和缩印本三个版本。这三次印刷,对于扩大《古今图书集成》的传播范围,便利于普通民众利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乾隆皇帝在组织纂修大部丛书《四库全书》时,下令刻印从明朝《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批失传古书,当时在四库全书馆任副总裁的金简,考虑到印刷如此数量的书籍,如果用雕版刻印,耗费的人力、财力、时间必然很大,因此建议改用木活字印刷。1773年,金简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说,刻一部司马迁的《史记》,其工料费大约要用1400多两银子;如果用木活字印刷,连工带料,也不过1400多两银子,而且有了这部木活字,既省钱又便当。乾隆皇帝阅后,立即朱批“甚好,照此办理”。皇宫内的武英殿由此开始刻制枣木活字,于第二年就完成了,共刻了253500万个活字。先后印书134种,共2300多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乾隆皇帝认为活字版的名称不文雅,就把它改称“聚珍版”,因此这些活字印本书,就叫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本丛书》始印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止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历时20余年,共印行了134种书籍,2393卷,1420册;加上初刻本4种,共计138种,2414卷。其中包括:(唐)太宗《帝范》四卷,(唐)史徵《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张说《张燕公集》二十五卷,(唐)颜真卿《文忠集》十六卷,(宋)司马光《易说》六卷,(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二十卷,(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十二卷,(宋)周密《浩然斋雅谈》三卷,(宋)宋庠《元宪集》三十六卷等。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四载:“武英殿书籍其存而不发卖者,向贮于殿之后敬思殿。甲戌夏清查,将完好者移贮前殿,其残缺者变价,符呪等书悉付之丙,于是敬思殿空为贮板片之所。”民国初年曾迁热河避暑山庄古物于此陈列,将武英、敬思二殿通而为一。

活字印刷术在清代有长足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康熙朝武英殿的铜活字印书和乾隆朝武英殿的木活字印书,凡是论及中国印刷史或者古籍版本学的著作,几乎都会提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和木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实际上,这两项活字印刷的标志性成果都是由武英殿完成的。武英殿负责活字印刷的下属机构分别是康熙朝特设的铜字馆和乾隆朝特设的聚珍馆。

康熙五十五年(1716),为了印刷万卷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帝应陈梦雷的请求在武英殿设立铜字馆,制作了大小铜活字数量总计达100余万个。这批铜活字除了用于刊印《古今图书集成》外,还陆续刊印了《律吕正义》《数理精蕴》等书。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谕旨将有字铜子100万余个全部熔化。除此之外,仍有大小无字铜子18万个用以铸造铜炉、铜狮等陈设。无字铜子的存在揭示了清代内府铜活字的制作工序采用先铸造成无字铜子,再从无字铜子上镌刻成字,和朝鲜铜活字一次性铸造的工艺有所不同。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中国铜活字印刷史上卷帙最为浩繁的一部典籍,对传统学术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由武英殿排印完成后即陈设各处宫殿、行宫,赏赐亲王、大臣,献书给清廷较多的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马裕四家也各自受赐得到一部,传为佳话。鉴于铜版《古今图书集成》之珍贵和流传日稀,晚清民国时期《古今图书集成》先后有三次大规模的再版,分别形成了美查本、同文本和缩印本三个版本。这三次印刷,对于扩大《古今图书集成》的传播范围,便利于普通民众利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乾隆皇帝在组织纂修大部丛书《四库全书》时,下令刻印从明朝《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批失传古书,当时在四库全书馆任副总裁的金简,考虑到印刷如此数量的书籍,如果用雕版刻印,耗费的人力、财力、时间必然很大,因此建议改用木活字印刷。1773年,金简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说,刻一部司马迁的《史记》,其工料费大约要用1400多两银子;如果用木活字印刷,连工带料,也不过1400多两银子,而且有了这部木活字,既省钱又便当。乾隆皇帝阅后,立即朱批“甚好,照此办理”。皇宫内的武英殿由此开始刻制枣木活字,于第二年就完成了,共刻了253500万个活字。先后印书134种,共2300多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乾隆皇帝认为活字版的名称不文雅,就把它改称“聚珍版”,因此这些活字印本书,就叫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本丛书》始印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止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历时20余年,共印行了134种书籍,2393卷,1420册;加上初刻本4种,共计138种,2414卷。其中包括:(唐)太宗《帝范》四卷,(唐)史徵《周易口诀义》六卷,(唐)张说《张燕公集》二十五卷,(唐)颜真卿《文忠集》十六卷,(宋)司马光《易说》六卷,(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二十卷,(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十二卷,(宋)周密《浩然斋雅谈》三卷,(宋)宋庠《元宪集》三十六卷等。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四载:“武英殿书籍其存而不发卖者,向贮于殿之后敬思殿。甲戌夏清查,将完好者移贮前殿,其残缺者变价,符呪等书悉付之丙,于是敬思殿空为贮板片之所。”民国初年曾迁热河避暑山庄古物于此陈列,将武英、敬思二殿通而为一。

浴德堂位于武英殿西北平台之上,有房三间,坐北面南,为卷棚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堂东次间后檐辟门通后室,室平面呈方形,屋顶呈穹隆形,建筑带有鲜明的土耳其式风格,四壁至顶为乳白色瓷片贴面,顶部开窗。

查看详情

浴德堂

香妃传说

从武英殿刻书发展阶段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刻书的高峰时期,嘉道以后出现衰落,晚清时期,武英殿刻书面临着石印技术的冲击,特别是同治、光绪年间两次火灾,极大的削弱了武英殿刊刻能力。

查看详情

武英殿

两次火灾

露房,又称“西洋堂”,一般认为是因蒸馏取露而得名,“专司合药、蒸露、造鼻烟及西洋胰子等事。”据小横香室主人撰写的《清朝野史大观》载:“武英殿有露房,即殿之东梢间,盖旧贮西洋药物及花露之所。

查看详情

武英殿

西洋露房

辛亥革命后,武英殿收归民国政府所有。依据《清室优待条件》,热河和奉天行宫的古物被移运至故宫,前朝武英殿、文华殿辟为古物陈列所。1914年2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宣告成立。

查看详情

古物陈列馆

展览

xiangfei huozai lufang guwu
香妃传说

武英殿之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有乾隆帝御笔题匾“敬思”。和正殿一样,皆为收藏内府刻本,贮存板片之所,即《国朝宫史》所称:“殿前后两重,皆贮书籍。”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四载:“武英殿书籍其存而不发卖者,向贮于殿之后敬思殿。甲戌夏清查,将完好者移贮前殿,其残缺者变价,符呪等书悉付之丙,于是敬思殿空为贮板片之所。”民国初年曾迁热河避暑山庄古物于此陈列,将武英、敬思二殿通而为一。

浴德堂位于武英殿西北平台之上,有房三间,坐北面南,为卷棚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堂东次间后檐辟门通后室,室平面呈方形,屋顶呈穹隆形,建筑带有鲜明的土耳其式风格,四壁至顶为乳白色瓷片贴面,顶部开窗。

武英殿自永乐年间修建后,自明初至清末600余年间,许多著名人物都在武英殿留下了身影,流传了许多奇闻轶事。例如火烧武英殿的李自成,下令将武英殿改为刻书机构的康熙帝,在武英殿编刻《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蒋廷锡等。清廷还在武英殿设置了武英殿总裁一职,担任此职务的不乏著名学者和名臣,如第一任总裁陈鹏年、桐城派代表性人物方苞、书法家张照、朴学代表人物王引之,以及晚清重臣李鸿藻、李鸿章等,他们负责武英殿刻书事宜,既说明了清廷对武英殿刻书工作的重视,也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武英殿校勘、刷印、装潢的质量。

崇祯17年

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康熙8年

康熙

清朝第四位皇帝

康熙是清朝第4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45年

陈鹏年

第一任武英殿总裁官

陈鹏年(1664-1723),字北溟,号沧洲,湘潭(今属湖南)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历官浙江西安、江西山阳知县...

康熙55年

陈梦雷

古书图书集成馆总裁

陈梦雷 (1650-1741年)清朝大臣,字则震,号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号松鹤老人,福建闽县人,著名学者、文献学家。陈梦雷资质聪敏,少有才名…

雍正元年

蒋廷锡

古书图书集成馆总裁

蒋廷锡(1669-1732),字扬孙,一字南沙,号西谷。常熟(今江苏常熟县)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入翰林院,官至大学士。善画花卉...

乾隆37年

金简

监武英殿刻书、《四库全书》副总裁

金简(?—1794),汉军正黄旗人。朝鲜族,金氏,武备院卿三保子,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中授内务府笔帖式,累迁奉宸院卿...

民国

陶湘

目录学家、藏书家和刻书家

陶湘(1871-1940),字兰泉,号渉园,别号百川书屋、喜咏轩、托跋廛。原籍江苏武进...

武英殿自永乐年间修建后,自明初至清末600余年间,许多著名人物都在武英殿留下了身影,流传了许多奇闻轶事。例如火烧武英殿的李自成,下令将武英殿改为刻书机构的康熙帝,在武英殿编刻《古今图书集成》的陈梦雷、蒋廷锡等。清廷还在武英殿设置了武英殿总裁一职,担任此职务的不乏著名学者和名臣,如第一任总裁陈鹏年、桐城派代表性人物方苞、书法家张照、朴学代表人物王引之,以及晚清重臣李鸿藻、李鸿章等,他们负责武英殿刻书事宜,既说明了清廷对武英殿刻书工作的重视,也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武英殿校勘、刷印、装潢的质量。

敬思殿

武英殿之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有乾隆帝御笔题匾“敬思”。和正殿一样,皆为收藏内府刻本,贮存板片之所,即《国朝宫史》所称:“殿前后两重,皆贮书籍。” 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四载:“武英殿书籍其存而不发卖者,向贮于殿之后敬思殿。甲戌夏清查,将完好者移贮前殿,其残缺者变价,符呪等书悉付之丙,于是敬思殿空为贮板片之所。”民国初年曾迁热河避暑山庄古物于此陈列,将武英、敬思二殿通而为一。

浴德堂位于武英殿西北平台之上,有房三间,坐北面南,为卷棚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堂东次间后檐辟门通后室,室平面呈方形,屋顶呈穹隆形,建筑带有鲜明的土耳其式风格,四壁至顶为乳白色瓷片贴面,顶部开窗。

武英殿作为清代皇家出版社,是清代皇帝直接控制的御用刻书机构,其价值与影响是通过书籍刊刻体现的。书籍是文化的载体,伴随着书籍的流通,文化才得以广为流传。武英殿所刻之书,并非仅限于内廷使用,通过赏赐、颁发、售卖等不同形式流入民间。赏赐书籍作为清代的政策从清初一直保持到清末,对象主要为王公大臣、地方官员,以及著名学者等社会名流。同时,清廷还将大量儒家经典颁发给各地书院、学堂、藏书楼、寺庙等,供地方学子学习。作为刊刻图书的最高水平代表,武英殿所刻图书还成为地方官私书局翻刻的底本,各省官府翻刻的典籍往往下发至县乡的学堂,而坊间翻刻刷印之书则允许商贾买卖。有清一代,武英殿刊刻图书多达六七百种,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和保存文化典籍而言功不可没。

武英殿刊印的殿本以精校、精刊著称。明代以宦官编刊书籍,质量低劣,差错百出。清代武英殿任用翰林词臣、博学之士负责殿本的编纂、校勘,质量与明代相比有天壤之别。武英殿的出版流程和管理体制对今天的出版事业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可以说,武英殿是彰显清廷文化政策的集中体现。清帝通过典籍的编纂,宣传和阐释皇权合法性、官方文化主导性。武英殿刊刻大量皇帝上谕、诏令类书籍,并在地方加以翻刻、推广这些书籍,标明皇帝的立场和行为准则,武英殿实际成为了清朝文化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廷非常重视殿本的发行和流通,不惜工本,以广流传。通过武英殿大量刊印历代典籍,大批古书得以保存,影响极为深远。

武英殿作为清代皇家出版社,是清代皇帝直接控制的御用刻书机构,其价值与影响是通过书籍刊刻体现的。书籍是文化的载体,伴随着书籍的流通,文化才得以广为流传。武英殿所刻之书,并非仅限于内廷使用,通过赏赐、颁发、售卖等不同形式流入民间。赏赐书籍作为清代的政策从清初一直保持到清末,对象主要为王公大臣、地方官员,以及著名学者等社会名流。同时,清廷还将大量儒家经典颁发给各地书院、学堂、藏书楼、寺庙等,供地方学子学习

作为刊刻图书的最高水平代表,武英殿所刻图书还成为地方官私书局翻刻的底本,各省官府翻刻的典籍往往下发至县乡的学堂,而坊间翻刻刷印之书则允许商贾买卖。有清一代,武英殿刊刻图书多达六七百种,对于推动文化传播和保存文化典籍而言功不可没

武英殿刊印的殿本以精校、精刊著称。明代以宦官编刊书籍,质量低劣,差错百出。清代武英殿任用翰林词臣、博学之士负责殿本的编纂、校勘,质量与明代相比有天壤之别。武英殿的出版流程和管理体制对今天的出版事业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