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前门外西打磨厂的福寿堂,以规模宏大著称。据记载,福寿堂院内的花坛、戏台十分气派,可容纳数百人看戏。福寿堂主要经营鲁菜,菜品考究,客人以前门外一带的大商人为数最多,像同仁堂乐家,瑞蚨祥孟家,五老胡同盐商查家以及马聚源帽店等大买卖,一般都在福寿堂设宴请客办事,并请戏班子演戏助兴。据说,一次瑞蚨祥的孟家办酒席,请来杨小楼、王瑶卿、梅兰芳、荀慧生等不少京剧名角唱戏,一直唱到第二天天亮,前门附近围得水泄不通,警察都来维持交通,盛况空前。1902年1月,西班牙人雷玛斯带着机器和电影胶片,租借了福寿堂饭庄的场地放映了《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车》、《马由墙壁直上屋顶》三部电影,以推广“西洋影戏”,这也是电影在北京首次放映。福寿堂于1938年倒闭。
在上述饭庄以外,还有一种北京人开的冷庄子,一般备有宴会场所应承大型官宴和红白喜事。冷庄子室内陈设豪华且备有戏台,平时不卖座,也没有自己的厨师,凉锅冷灶,仅打开大门,接待前来定座的客人。接到办堂会或喜寿宴席的生意后,与客人确定下宴会的日期、标准和用餐人数,临时到厨行约请行厨子。所用炊具、器皿,除自备少数外,不足之数靠外借或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