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向设四案。案设爵三,前为铏一,次以簠簋各一,左右笾、豆各四,篚各一,实如哲位。
东西各设俎一,实以羊、豕。香烛案一、鑪一、镫二。
馔盘东西各一、桌各一、桌衣如之。
查看祭品陈设图崇圣祠正位设五案,案设爵三,前为铏二,次簠、簋各二。左右笾、豆各八,实如配位。簠、簋之前为篚,实为帛。其前为俎一,中区为二,左羊右豕。又前为香烛案,鑪一、镫二。其右为祝案,置祝版并架一,袭以黄绫衣。香烛案之东、西,各置尊桌一,桌设尊三,凡六尊,袭以桌衣,左右列焉。酒尊、盖袱六,馔盘各一,桌衣如之。
查看祭品陈设图崇圣祠东庑设案二,西庑设案一。
案设爵一,簠、簋各一,列其次,左右笾豆各四。
东西各设俎一,分别盛羊、豕。
此外东西各设香帛案一,案设献爵三、鑪一、镫二、篚一,实以帛一。香帛案左侧,置尊桌一,桌设尊一、酒尊盖袱一,袭以桌衣。馔盘各一、桌各一、桌衣如之。
查看祭品陈设图四配位东西向,凡四案。案设爵三,前为铏二,其次簠、簋各二。簠之右,列豆八。近簋为韭菹,为醓醢,为菁菹,为鹿醢;其次为芹菹,为兔醢,为笋菹,为鱼醢。簠、簋之前为篚,实以帛。案之前为俎,俎中区为二,羊左豕右。俎前为香烛案,鑪一、镫二,馔盘各一,桌各一,桌衣如之。
查看祭品陈设图
先师位南向。
北为笾豆案,袭以红缎销金衣。案近北设爵三,置以坫。次为镫二,中为鑪,登次之,实以太羮;左右为铏,实以和羮。登之南为簠、簋。簠二居左,实以黍、稷;簋二居右,实以稻、粱。簠之左,列笾十三行。近簠为形盬,为稾鱼;其次为枣,为栗,为榛,为菱;又次为芡,为鹿脯,为白饼,为黑饼。簋之右,列豆十三行。近簋为韭菹,为醓醢;其次为菁菹,为鹿醢,为芹菹,为兔醢;又次为笋菹,为鱼醢,为脾析,为豚胉。簠簋之南,为篚,实以帛。笾豆案之南,为俎。一俎中区为三太牢,居中解五体,羊、豕全列以左右。
俎之南为香烛案,袭衣如笾豆案,鑪一、镫一。
其右为祝案,置祝版,并架一袭以黄绫衣。
香烛案之东西,各置尊桌一,桌设尊三,凡六尊,袭以桌衣,左右列焉。画冪、疏布冪二,馔盘一,桌一,桌衣如之。
东西各六案。案设供爵三,次以香烛鑪一、镫二。前为铏,铏之前,左为簠一,实黍;右为簋一,实稷。簠之左,列笾四。近簠为形盬,为枣;次为栗,为鹿脯。簋之右,列豆四。近簋为菁菹,为鹿醢;次为芹菹,为醓醢。
东西各俎一,前设六案之中,俎中区为二,左羊右豕。俎之前为香帛案,亦东西各一,案设献爵三、鑪一、镫二、篚一,实以帛,各六端。馔盘东西各一,桌各一,桌衣如之。
查看祭品陈设图两庑,以二位共一案,东庑之案三十三,西庑之案三十二。案设供爵二,东庑末案供爵一。次以香烛,前为簠、簋各一。簠之左为笾四,簠之右为豆四,实如哲位。
东、西庑各设俎三,俎中区为二,实以羊、豕。
俎前为香帛案,东西各二,案设帛一、献爵三、鑪一、镫二。
香帛案之左,置尊桌一,桌设尊三、酒尊盖袱三,袭以桌衣。
馔盘东西各二,桌各二,桌衣如之。
查看祭品陈设图古代祭祀名目繁多,祭祀的礼器亦为专器。孔庙中祭祀的礼器,主精密,保留了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遗风。《圣门礼志》有曰:“屡有须发彝器,又蒙特旨,厘定宫商礼志乐章,尽美尽善,诚为千古未有之巨观,所谓崇礼先师,增辉圣德。”又曰:“考圣庙礼志,究三代遗踪铸造,礼器古朴精详。(朱熹)知潭州时曾申省部,乞准颁行崇文馆,奉敕刊行释奠仪注及礼器图式,颁行郡县。盖是时,各学宫旧制残缺,故朱子更为考定,而阙里庙中则断不至考稽之。”
孔庙礼器,前多袭旧制,高宗纯皇帝时按《器谱图》悉为厘正。又以笾、豆、簠、簋,昭事神明,并对前代所用祭器重加审定后,文庙法物大备。孔庙祭祀礼器主要分为皇帝亲诣祭器、文庙日常祭祀所用祭器(乾隆十三年即1748年钦定)两部分。而文庙的常用祭器中又以大成殿和崇圣祠不同。以下就祭孔的重要礼器具图加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