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孔除了封号,历代皇帝也会到孔庙亲祀,以示对孔子的尊重。以元明清三代皇帝为例。
孔庙的建立源于对孔子的敬重,历代封建王朝尊孔并封给孔子种种称号。据史料记录,封建统治者授予孔子“封号”的制度始于汉代,止于1935年,其间共加封孔子十余个不同的“封号”。
到了明代,皇帝亲祀孔庙的活动开始较为频繁,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共有13位皇帝曾亲自到孔庙行释奠之礼。
朝年 | 祭祀时间 | 内容 |
---|---|---|
洪武 | 洪武十五年(1382年)夏 | 释奠 |
建文 | 建文元年(1399年)夏 | 释奠、视学 |
永乐 | 永乐四年(1406年)春 | 释奠、视学 |
正统 | 正统九年(1444年)春 | 释奠 |
景泰 | 景泰二年(1451年)春 | 释奠 |
成化 | 成化三年(1467年)春 | 释奠 |
弘治 | 弘治元年(1488年)春 | 释奠 |
正德 | 正德元年(1506年)春 | 视学 |
嘉靖 | 嘉靖元年(1522年)春 嘉靖十二年(1533年)春 |
释奠、视学 释奠、视学 |
隆庆 | 隆庆元年(1567年)秋 | 释奠、视学 |
万历 | 万历四年(1576年)求 | 释奠、视学(雨大未成) |
天启 | 天启五年(1625年)春 | 视学 |
崇祯 | 崇祯二年(1629年)春 | 释奠 |
清朝历代皇帝都或多或少的亲自前往孔庙视学、释奠。其中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皇帝亲临孔庙行释奠礼为频繁。
朝年 | 祭祀时间 | 内容 |
---|---|---|
顺治 |
顺治九年(1652年)9月 顺治十七年(1660年)春 |
视学,释奠 修葺先师庙工成,释奠 |
康熙 | 康熙八年(1669年)夏 | 视学,释奠 |
雍正 |
雍正二年(1724年)春 雍正二年(1724年)6月 雍正四年(1726年)秋 雍正六年(1728年)春 雍正七年(1729年)冬 雍正十一年(1733年)春 |
视学,释奠 曲阜孔庙火灾,告祭 释奠,开跪献例 释奠 曲阜文庙大成殿上梁祭告,释奠 修葺孔庙东西庑工成,释奠 |
乾隆 |
乾隆三年(1738年) 乾隆五年(1740年)秋 乾隆九年(1744年)春 乾隆十八年(1753年)秋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春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八月 乾隆五十年(1785年)春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春 乾隆六十年(1795年)春 |
二月孔庙换黄瓦工成,释奠 三月视学、释奠 释奠 释奠 释奠 释奠,特命衍圣公孔昭焕陪祀 大修先师庙工成,释奠 释奠,遣大学士蔡新行礼 辟雍工成,亲临辟雍讲学、释奠 释奠 |
嘉庆 |
嘉庆元年(1796年)春 嘉庆三年(1798年)春 嘉庆七年(1802年)春 嘉庆十六年(1811年)春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春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 |
释奠 视学 讲学,释奠 释奠 释奠 释奠 |
道光 |
道光三年(1823年)春 道光十年(1830年)春 |
释奠 视学,修葺先师庙工成,释奠先师 |
咸丰 | 咸丰三年(1853年)春 | 回疆平定,释奠 |
同治 |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 | 释奠、讲学 |
光绪 |
光绪二年(1876年)四月 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 |
释奠 释奠 释奠 |
公元1914年9月,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发布《祭孔令》。9月28日仲秋上丁,袁世凯抵孔庙释奠,身着绣有四团花的十二章大礼服,下围有褶紫缎裙,头带平天冠,由侍仪官朱启钤、周自齐及侍从武官昌前导行礼,俎豆馨香,三跪九叩。这是中华民国史上首次官方祭孔活动。袁世凯复辟失败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代,祭孔典礼时而举行,但时间、地点并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