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向下滑动

目录

宇宙与心迹渺然难测,而现实与物象触手可及,于是直入堂奥的第一步必须是此情此景的复原与感悟。情、景往往是相合而唯一的,为探求文字下的心迹,必须从“景”入手。本栏目即为此而设,带您领略北京楹联所处之景,进而鉴赏景中之联。

这里放baidu地图
目录

往者所见,今者重拾,古人之情历经千载仍能引今人共鸣,今人也能拨开历史迷雾而探求古人之心,这正是文学的魅力之所在。本栏目带您走入历史长河,初探楹联中的古今共情,感受跨越时空的“天涯共此时”。

目录

古人论文学,意象为一大宗,正所谓“亘天地以无穷,妙古今而独往”,文学在从物象到意象的过程中获得了“胸怀宇宙,思接千古”的使命。在具体作品中,意象既是神韵纲领,也是基础构件,是赏析的基本要素。本栏目即为您展示楹联中的意象之美。

目录

“书为心画”,楹联之美不仅在意象与平仄中氤氲,更在笔痕与墨色中升腾。书法是文学韵律的具象化,更是感情在实物层面的迸发。赏楹联而不及书法,终有还珠之憾,本栏目即带您走入楹联书法的全新世界。

了解更多

沈鹏

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

伦杰贤

伦杰贤,又名近贤,贤者,号祉兰轩主。1950年生,辽宁金州人。现为大连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广东书法院艺术指导委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兼评审主任,大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鲁迅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大连市人大代表。名字被编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法名人辞典等。

潘祖荫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藏金石甚富。有《攀古楼彝器图释》。辑有《滂喜斋丛书》、《功顺堂丛书》。

于敏中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

王学仲

王学仲 (1925-2013),1925年生于山东滕州。书画家、教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当代中国书画网艺术顾问。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创立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荣誉所长,中国文联第八届、九届全委会荣誉委员,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画家。

王镛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原籍山西太原,1948年3月生于北京。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1981年研究生毕业,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沧浪书社社员,西泠印社社员,北京印社副社长。先后被聘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国际临书大展、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大赛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二、三、四届书法篆刻展。

钱绍武

钱绍武,1928年生,江苏省无锡人,1947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赴苏留学,1959年回国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擅长雕塑、绘画、书法。留苏毕业创作雕塑《大路歌》;《江丰头像》获第6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李大钊纪念碑》建于河北省唐山市大钊公园。出版《素描与随想》、《素描人体选集》,并发表《赏心论》、《雕刻之美》、《亨利·摩尔方法初探》。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院长。

目录

由字而词,由词而句,进而谱就华章,唯有蕴藉的汉语,方能使字、词、句兼有传情达意之功,方能使楹联充分释放其缤纷的艺术色彩。本栏目从字、词、句三个层次为您介绍楹联高度的艺术技巧,带您领略文字艺术的无穷魅力。